2020年11月25日下午,
長三角非遺大師聯盟暨蘇州市旅游文化產業協會非遺文化專委會籌備會在園區李公堤江南三雕藝術館成功舉辦,
來自于:宋錦、糖畫、石雕、玉雕、陶瓷、團扇、
旗袍、蘇繡、農民畫、盤藝、植物染等品類的15位大師歡聚一堂,
共同探討非遺文化的保護,一起研究中華文化的傳承。

會議由蘇州市旅游文化產業協會劉先帥秘書長主持,
他說到:長三角區域旅游資源豐富,自然和人文景觀類別齊全,是我國重要的文化旅游資源集中分布區,
具有文化旅游一體化發展的先天優勢。非遺是一個民族傳承至今的優秀傳統文化,是區域文化的
文化根基,非遺文化進校園,是學生直觀的領悟非遺文化,感受文化魅力,陶冶文化情操的重要途徑。

杰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江南三雕藝術館館長蔡云娣大師向到會嘉賓講述了非遺大師聯盟成立的重要性,
他認為做好非遺的保護,有利于把非遺產品更加深入的推向更高的臺階,借助政府和協會的力量,
通過市場的認可來增加大師們對產品研發的動力,形成良好的循環,
只有大家抱團取暖,才能夠讓受保護的非遺技藝得以延續和傳承。

非遺傳承人、鼎盛絲綢董事長、上久楷·宋錦創始人吳建華發言說:
2006年,宋錦織造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9年,宋錦作為中國蠶桑絲織技藝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們一直致力于宋錦織造技術的搶救與保護,更致力于推動宋錦織造的長足發展,
今天非遺大師齊聚是非遺行業更好發展的好兆頭,
希望大家齊心協力,技藝互補,相互協作,共同描繪非遺未來的宏偉藍圖。



活動現場,“一畫一繡”朱文輝老師也結合自身經驗談論了非遺傳承的人群特征;
植物染朱云蘭老師對技藝人的匠心和銷售市場的融入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旗袍大師馮英也對聯盟后期的發展提出了切實的建議;
糖畫李瑤老師通過研學營和景區常態性的活動闡述了未來非遺產品的市場結合方向……

同時,指尖方物創始人王奕榮愿意為更多的非遺大師嫁接有力的線上平臺,增加線上銷售渠道,擴大產品曝光率。
聯盟顧問范達君老師,也通過長三角一體化敏銳的視角向大家釋放了非遺發展的有利信號,增加了大家對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的信心。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12月2日讓中華優秀非遺文化走進蘇州外國語學校,與中小學教育有機融合,
一方面有利于使蘇外學生長期處在非遺文化、傳統文化的熏陶之內,對其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認知水平形成積極作用,
使學生逐漸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進而從心底里建立起高度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責任感和國家復興意識。

長三角非遺大師聯盟暨蘇州市旅游文化產業協會非遺文化專委會籌備會的成功召開,
是非遺匠人的一次思想碰撞,更是合作認知的一次升華,
相信通過這些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奮力的匠人們的努力,
非遺文化未來的道路會更加自信和堅定?。▌⒄枺?/span>